领取MOLI红包

栏目分类

你的位置:ONE 中文站 > WeBuy中文网 > 陈嘉映阐释何为“解释鸿沟”|科学|美学|哲学家|钱理群

陈嘉映阐释何为“解释鸿沟”|科学|美学|哲学家|钱理群

发布日期:2025-01-04 11:44    点击次数:198
陈嘉映本人供图陈嘉映作品《何为良好生活》。陈嘉映作品《哲学·科学·常识》。  2021年,做纪录片的朋友跟哲学家陈嘉映提议,要跟拍他的日常做一个哲学讨论主题的纪录片,陈嘉映的第一反应是拒绝的。在他看来,智性的深度对话,最好是发生在小范围高度信任的环境中。如果将之放在犹如汪洋大海的网络平台上,“落不下来”,而且他也顾虑,需要打开多个层面的哲学思考,会不会被互联网上容易出现的“yes或no”简单思维一句话打发了。  但邀请陈嘉映的这两位朋友特别执着。陈嘉映最终答应做这部哲学纪录片。  于是,在3年的时间里,节目组的拍摄人员跟着陈嘉映去学校课堂,拍他跟硕士生、博士生聊哲学开题论文,拍他在饭桌上跟毕业多年的弟子聊哲学,去看望钱理群先生并聊思想……3年后,这些拍摄的素材被剪辑成7集纪录片《解释鸿沟》,于2024年5月上线。目前在豆瓣评分8.6分。  一个当代哲学家如何看待学术与大众之间的关系,他是如何走上哲学的道路?近日,华西都市报、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了陈嘉映。对于记者的问题,陈嘉映都给予非常详细的解答,并一如既往展现了他极具特色的细腻、严密的思维风格。大半生思考哲学写出“the book”  《解释鸿沟》在播出期间,有一个小细节还上了热搜。那是陈嘉映有一次到学校跟他带的学生开论文讨论会,看到硕士生纠结的选题方向又大又难,他痛心疾首:“有两年时间都用在(写)硕士论文上,我一个老年人觉得可惜啊。”他真心认为,硕士论文不应该写两年。对于一个硕士研究生来说,“怎么用最短的时间、最清楚地写一篇能通过的论文,这样就有时间去爬山、谈恋爱和好好读书。”  陈嘉映之所以这样说,不是他不鼓励学生有冲劲儿,也不是打消他们有学术上的宏大志向,而是他对哲学和生命都有充分的理解。几十年的哲学工作,让他深知思想创新不是那么容易,一个硕士毕业论文基本上可以肯定,解决不了什么重大的哲学问题。对于一个年轻人,生命的新鲜体验要比哲学论文更重要。  熟悉陈嘉映的人都知道,他声明主张,应该取消哲学本科,理由是本科生应该进行通识教育,踏踏实实学习基本知识。哲学是对经验的反思,对知识的反思。十八九岁的学生,没有多少人生经验,没有专业知识,反思什么?如果对伟大哲学家基于深厚经验和广博知识带来的思想无所体会,学哲学就会变成从概念到概念的空洞运转,“如果学生没有任何专业基础,一上来就学哲学,容易把哲学做空。”  曾经有几年,陈嘉映在华东师大的哲学课堂上,总有各种行业的哲学爱好者来旁听。这些哲学旁听生有的是做生意的,有在小剧场做演员的,还有的是公司职员。陈嘉映对他们都很欢迎。  但哲学毕竟是专门的学科,并不是那么好懂。陈嘉映也冷静地提醒大家,很多人爱琢磨,喜欢想点儿深刻的,甚至思考所谓的终极问题,但这并不必然等于是在思考哲学问题。真正能在哲学上获得真知,还需要沿着前辈哲人思考的道路继续思考,并借助必要的学术工具、专业概念词语。  那么,那些哲学旁听生的收获如何呢?不见得他们全部都听懂了或者能跟得上陈嘉映所讲的内容。或许吸引他们的,不只是哲学内容,而是体验一种哲学思考的在场气氛。  在一篇《初识哲学》的随笔中,陈嘉映曾提到,他要写一本“计划中的整体性著作”,“第一步是澄清感觉、知觉、知道、理解、心灵、灵魂等基本概念的含义,同时梳理出它们之间的联系。这可以看作我最早进行的概念分析工作。由于当时事变频繁,兴趣驳杂,哲学写作断断续续、零零星星,此后,对哲学和概念分析工作的理解逐步加深,越发不敢指望在一夜之间建立一个体系,但这个整体性的工作却一直进行下去,直到今天,我把它称作我自己的the book”。当“数理”取代“道理”人类也许会面临更多挑战  在《解释鸿沟》中可以看到,总有不同的人,尤其是年轻人,学哲学的学生、教哲学的青年教师,来到陈嘉映身边,问他各式各样的问题,他都耐心给出自己的回答。这种回答不一定是答案,但一定会带来某种启发。在纪录片里,他不掩饰自己有焦虑或者说担忧。比如他担忧简单粗暴地说yes或者no,担忧站队、极端思维替代思考的宽容,担心“中间地带”的消失。  语言哲学、心智哲学是陈嘉映近些年来哲学工作的重要领域。科学与哲学、感知与理知、道德与情感等,也是他深度思考的概念。陈嘉映曾在他的《感知·理知·自我认知》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判断,人类理性的工具化发展招致了“理知时代的终结”。他写道:“理知走得越远,感知的切身性或丰富性就越稀薄,乃至最后完全失去感性内容,变成了纯粹理知、无感的理知。”  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生产力发展,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。相比科学而言,哲学显得很老旧,显得不那么实用。以至于一度还出现了“哲学已经被科学取代”的声音。  哲学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,是陈嘉映重点思考过的对象。在他看来,科学无法整体取代哲学。因为哲学跟科学探究事物的道理,在性质和方法上都有重大区别。科学探究事物,主要是为了获取知识。而哲学探究事物,不只是获得知识,而是通过努力贯通这些道理,并领会人生的意义,解答“什么是良好的生活”。  对当下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代,陈嘉映也报以忧思,并提出当理知脱离了感知,当“智能”取代了“智人”,当“数理”取代了“道理”,当理性沦为了赤裸裸的工具理性时,人类也许会面临更多的挑战。思想的旅行让哲学家年轻  陈嘉映的哲学之路起步于少年时代,在内蒙古突泉县永安公社插队。他经常与哥哥嘉曜一起读书和聊天。从此,他的人生走进了有哲学维度的阶段。  1981年春天,29岁的陈嘉映从京城出发南下,用两个多月游历了大半个中国。再过几个月,他就要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硕士毕业,未来一片光明。一路上他状态极佳,每到一个地方就给在北京的父母亲人写信,汇报自己这趟行旅中的见闻与思考。这批信件多年后被整理出版成书《旅行人信札》。当时他的写作就已经融合了文学与哲学的双重魅力,文笔清新健朗,思考深邃,言之有物。  陈嘉映不是专职文学家,但他有自己的写作美学,“文章之道,不过达意而已。事质平实,无须感慨万端;热情洋溢,不必巧弄含蓄。就我个人而言,只望得建安盛唐之万一,真率朴直,少弄花头,自然就有刚健在其中了。”他说。  语言有边界。但人有义务把能说清楚的尽量说清楚,而不是模棱两可不懂装懂糊弄人。通过思考和想象力建立人与人、人与世界的真实连接。这些如今看来依然新颖、有启发性的观点,是陈嘉映40多年前在私人旅行的家信里就表达过的,也是他这么多年来做哲学一直没有偏离的主轴。  29岁壮游大半个中国的青春时光一去不复返。如今的陈嘉映,又何尝不是在旅行呢?2023年,他在挪威海边散步。此时的陈嘉映已经70岁。站定时他眺望远方,目光依然敏锐。思考的活力让他依然年轻。  华西都市报-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孙沁怡 图片除署名外由出版方提供

上一篇:你好。请问CDFI是什么意思?
下一篇:sol币今日最新价格趋势-sol币最新价格行情